【綜合題】
甲公司系ABC會計師事務所的常年審計客戶,主要從事電子產品的生產和銷售。ABC會計師事務所委派X注冊會計師擔任甲公司2010年度財務報表審計項目合伙人。在審計存貨時,X注冊會計師編制了相關工作底稿,部分內容摘錄如下:
資料一:
金額單位:萬元
甲公司 |
索引號:B1—1 |
||||
原材料審計表 |
編制:(略) |
日期:2011年3月5日 |
|||
截至2010年12月31日 |
審核:(略) |
日期:2011年3月5日 |
|||
|
索引 |
2010年 |
2009年 |
||
未審數 |
審計調整 |
審定數 |
已審數 |
||
A原材料 |
注釋1 |
40 |
|
40 |
100 |
C原材料 |
注釋2 |
50 |
-20 |
30 |
200 |
……(略) |
(略) |
……(略) |
……(略) |
……(略) |
……(略) |
減:存貨跌價準備 |
B1—3 |
0 |
0 |
0 |
0 |
合計 |
|
2 000 |
-60 |
1 940 |
1 800 |
注釋1:A原材料主要用于生產A產品。 A原材料2010年末結存數量與2009年末基本保持一致,但結存金額比2009年末有所減少。主要原因:A原材料供應商從2010年初開始向甲公司提供采購折扣(年末一次性結算)。甲公司在2010年l2月31日收到A原材料供應商支付的2010年度采購折扣60萬元,并相應沖減A原材料2010年末結存成本60萬元。我們檢查了采購合同、供應商出具的采購折扣結算明細表以及相關的銀行進賬單據,沒有發現異常。審計處理建議:無須提出審計調整建議。 注釋2:C原材料主要用于生產C產品。 根據C原材料盤點結果,2010年末結存金額中有20萬元的C原材料在2010年12月31日收到采購發票,但于2011年1月1日才實際收到入庫。審計處理建議:已提出審計調整建議,于2010年末沖回尚未收到入庫的C原材料20萬元。 |
資料二:
金額單位:萬元
甲公司 |
索引號:B1—2 |
||||
產成品審計表 |
編制:(略) |
日期:2011年3月5日 |
|||
截至2010年12月31日 |
審核:(略) |
日期:2011年3月5日 |
|||
|
索引 |
2010年 |
2009年 |
||
未審數 |
審計調整 |
審定數 |
已審數 |
||
B產品 |
注釋1 |
280 |
40 |
320 |
500 |
C產品 |
注釋2 |
170 |
20 |
190 |
300 |
……(略) |
(略) |
……(略) |
……(略) |
……(略) |
……(略) |
減:存貨跌價準備 |
B1—3 |
0 |
0 |
0 |
0 |
合計 |
|
3 000 |
100 |
3 100 |
2 800 |
注釋1:B產品曾經是甲公司的主要產品之一,但隨著A產品的推出,月銷量已由2010年1月的約10 000件下降至2010年l2月的約3 000件,并且預計2011年的售價和銷量都將繼續下跌。事實上,甲公司已于2011年2月初宣布B產品降價10%。 2010年12月末銷售的1 000件B產品(成本為40萬元)在2011年1月5日被退回。甲公司相應沖減了2011年1月份的主營業務收入。我們檢查了相關銷貨退回協議以及2011年1月5日的入庫記錄,沒有發現異常。審計處理建議:已提出審計調整建議,沖回該1 000件B產品于2010年度所確認的相關主營業務收入、主營業務成本和應收賬款,并相應調整增加2010年末B產品余額40萬元。 注釋2:我們對C產品于2010年12月31日的發出計價進行了測試(見索引號(略)),注意到C產品于2010年l2月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所用的單位成本計算有誤,導致多轉主營業務成本20萬元。審計處理建議:已提出審計調整建議,沖回C產品于2010年度多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20萬元,并相應調整增加2010年末C產品余額20萬元。 |
要求:
(1)針對資料一的注釋1至注釋2,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,逐項指出相關審計處理建議是否存在不當之處,并簡要說明理由。如果存在不當之處,簡要提出改進建議。
(2)針對資料二的注釋1至注釋2,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,逐項指出相關審計處理建議是否存在不當之處,并簡要說明理由。如果存在不當之處,簡要提出改進建議。
登錄北京注協培訓網“模考訓練營”將有更多的練習等著您(按書、按章多種形式隨意練)。練習更多試題>> |